5 月 25 日,是比亚迪重磅车型宋 Pro DM-i 冠军版正式上市的日子,但就在这天,长城汽车忽然发难,责怪比亚迪秦 PLUS DM-i、宋 PLUS DM-i 两款主力车型接纳了常压油箱,有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怀疑。

长城率先发难,来由是什么?
汽车厂商之间的举报、检举,在业内相称稀有。这里我们不做诛心之论,只讨论变乱自己:长城为何举报比亚迪?




他们本身购买了比亚迪车辆看成测试车辆,送到中汽研(天津)举行了相干检测,得出比亚迪车型排放不达标的结论。这种举动固然极其稀有,但也很难挑出它的弊端。
长城汽车 4 月 11 日就已经向羁系部分举行了举报,5 月 25 日这天的声明,除了报告这个究竟之外,还引用《情况行政处罚办法》,直接向羁系部分提出了举报,声称密切关注该案的备案以及处置惩罚希望。
比亚迪回手
两个小时之后,比亚迪发布声明对此事举行回应,重要内容有这么几点。

即便举行测试,也应该在完成 3000 公里磨合后测试,而长城送检车辆在检测时行驶里程仅为 450-670 公里。
比亚迪以为本身的产物符合国家相干尺度,接待有关部分随时过来观察、取证和检测。
除此之外,比亚迪还顺带讽刺了一下长城,比亚迪在插混技能上有二十多年的积聚和迭代,不像偕行想的那么简朴。翻译一下就是:你不懂你就少语言。

从客观角度来说,比亚迪的这个专利,是否在长城送检的两款车型上利用,利用的结果怎样,都有待羁系部分做出权势巨子结论。但比亚迪好像胸中有数,接待有关部分随时观察。
变乱疑点在那里?
上一次业内广泛关注的 " 偕行举报 " 变乱,应该是 2021 年闻名的疾驰反水变乱。其时疾驰举报大众和宝马勾通一气,限定减排技能利用,导致两家车企被处以 8.75 亿欧元的顶格处罚,而自身也到场了造假举动的疾驰,却从共犯转型为污点证人,从而免于处罚。

这件事变最显着的疑点在于,4 月 11 日长城就已经举报,按照常理,比亚迪应该也知悉相干环境,但长城为什么一个月后才公开辟难?比亚迪既然以为本身成竹在胸,又为什么等一个多月才回手?这一个多月时间里,两边到底发生了什么?


长城假如举报不实,有大概冒犯《反不合法竞争法》,反过来被比亚迪告状;即便比亚迪不告状,这种举报偕行而且举报不实的举动,都会导致长城品牌形象大跌,给公司带来的丧失不可估量。
假如比亚迪终极被证明确实存在排放不达标的题目,很有大概被羁系层从重处罚,除长处受损之外,它的插混体系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扣头。
这次车企对垒,必要等候羁系部分做出结论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效果是什么,长城和比亚迪这两家头部厂商,有一个都必将受到伤害。
写在末了
5 月 25 日,长城股价暴跌 6.17%,比亚迪股价也跌了 2.31%,这场斗争已经伸张到了资源市场。原形不明,吃瓜群众照旧看戏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