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 岁,刷手机 81 小时进 ICU:纵欲上瘾,真的会死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345|回复: 0

1

主题

1

帖子

1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0
发表于 2023-3-8 10:46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mLetlV4TETeLLB6U.jpg



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 2019/2000 词条
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 3429 天
前不久看到一条令人心惊胆战的新闻:14 岁女孩玩手机 81 小时没睡险猝死。
1 月 31 日凌晨,山东青岛一家医院里,值班医生发现正在陪床的一名女孩突然倒地,不省人事。
医生当即判断女孩室颤,立马上除颤仪抢救,因为抢救及时,女孩成功脱险了。
事后了解到,女孩寒假期间经常捧着手机不撒手,甚至半夜三更起来玩手机。
于是父母想让她进医院给奶奶陪床,同时借机控制孩子的手机瘾。没想到陪床后,她玩得更痴迷了。
据女孩事后回忆,事发前她玩手机整整 81 个小时没睡觉。

I8ltmmtM6GZQGGeT.jpg



好在女孩人就在医院,医生施救及时,这才捡回一条命。
不敢想象,如果是在家刷手机,倒下时又恰逢深夜,家人在熟睡,会发生怎样的后果?
几年前,浙江的一位 27 岁二胎妈妈董冰就是这样,因为通宵玩手机,第二天被发现猝死了。
当时,董冰的婆婆去她房间,喊她起来吃早饭,喊了两声,儿媳妇一动不动。
婆婆觉得奇怪,走近一看,发现董冰就躺在被窝里,侧卧着,眼睛还盯着手机。
上前一摸,她的身体已经冰凉僵硬了。
法医鉴定,董冰是通宵玩手机引起的过度疲劳,突发心源性疾病导致的猝死。

XeUOfEj77LXbx0ZE.jpg



还有那个 16 岁印度男孩,连续吃鸡 6 小时后心搏停止,送医抢救无效死亡。
据家人描述,男孩沉醉在这个游戏中不能自拔,连睡觉都抱着手机。
甚至,不惜拿绝食来威胁父母,以换取游戏机会。

Zk7ZQlRKXxjcLjlm.jpg



但谁也没想到,一部手机,一个游戏,最终导向的结果,竟是死亡。
纵欲上瘾,真的会死。
据说男孩死后,父亲痛心疾首,强烈呼吁政府禁止这类游戏。
但禁止了游戏,就能阻止一切上瘾行为吗?
事实上,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游戏,它都只是一个工具,没搞清楚上瘾行为背后的机制,你的孩子就算不沉迷手机,也会沉迷于其他东西
刷手机和玩游戏上瘾的机制,其实很多人都知道:
推荐系统加入复杂的算法,你只需要浏览一些感兴趣的内容,系统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荐相关内容。
比如你对宠物狗感兴趣,只需要查询一些和狗相关的关键词,持续浏览一些和狗相关的回答和文章,再关注几个宠物号,就可以每天收到各种千奇百怪和狗相关的内容。
接下来,你只要打开短视频就停不下来上滑,总是忍不住想看下一个视频是什么,有免费开盲盒的感觉。
这在心理学上叫作 "随机性奖励",专用于刺激多巴胺分泌。
多巴胺的作用,就是为我们提供 "动机"。
简单来说,有了多巴胺,你才会 " 愿意 " 去做一件事情。
而如果这件事情能刺激你分泌大量的多巴胺,你就会非常渴望去做它,不做就会非常难受,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"上瘾"。
但为什么我们会对手机上瘾,却很难对学习上瘾?
因为玩手机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,就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多巴胺,让我们感觉到 " 爽 "
有时候,我们工作了一天,感觉特别心累,明知道必须学习健身,或是做其他更有价值的事,但还是会瘫在沙发上刷手机、看电影、追综艺。
就是因为玩手机这件事,几乎不用付出什么成本,就能让我们获得多巴胺。
你不需要花钱,也不需要重启大脑,只需要动动手指滑动屏幕,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快乐。
《超级学习》一书中提到刷手机 " 上瘾 " 的几个步骤:
①触发,吸引注意力
第一次通常是外部触发,此后多数是内部触发。
" 闲了困了累了,刷短视频 " 就是内心的触发信号。
②触发行动
看完一个好玩的视频,想接着看更有意思的,只要手指轻轻上划,零成本拥有开盲盒的感觉。
③多变的奖励
出现一个更精彩的视频,大脑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,奖励越大,多巴胺分泌地越多。
这时候,人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专注,大脑中负责理性和判断的部分被压抑,负责需要和欲望的部分被激活。
④投入
" 用户投入时间和精力(或金钱),不停地刷刷刷,期待下一次刷到惊喜的奖励。"
这个回路一旦形成闭环,你就停不下来了。
最后,轻则前途尽毁,重则付出生命。
如何有效对抗上瘾?
删了 APP 和没收手机,这是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办法。
但只要这么做过的人,一定都知道,结果收效甚微。
尤其对于处在叛逆时期的青少年,粗暴禁止这一招很难奏效。
因为为了满足自己刷手机的欲望,他们总能找到办法。
比如有些学校,周边可以租到手机,甚至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,据说价格 200 到 500 不等。
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某个时间段内,那些租售手机的店门口,经常或蹲或坐着一群群的小学生,齐刷刷地低着头刷手机。
《习惯的力量》一书中提到,习惯无法被消除,只能被替代
因此,如果想要戒除刷手机的上瘾行为,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新习惯,将其替代,而不是压制坏习惯
看过这样一个新闻,说印度一名 14 岁男孩爱玩吃鸡游戏,在游戏中爸爸发现他酷爱射击,便送他去参加射击训练。

AH27nu82fm4sv6FZ.jpg



游戏和现实一拍即合,小伙子天赋被挖掘,短短两年便斩获银牌并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。
之前的游戏上瘾行为,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替代了。
物理学上有一个效应,叫 "飞轮效应",指:
让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,一开始要很大力气,但等到齿轮开始咬合转动,互相配合,由慢到快,飞轮就会越转越快,到后面就不用费多大力气。
一旦某件事开始出现正向反馈,就会形成惯性,产生飞轮效应。
这个时候,好习惯就形成了,坏习惯也自然被替代掉了。
大多数时候,我们需要的其实是一个 " 初始 " 的动力。只要动起来,后面就会简单许多。
与其强迫自己看书打卡,不如考虑,能否在 " 动力 " 上下功夫。
比如,买一款自己喜欢的咖啡,看书的时候泡上一杯。以后每次看书的时候都能喝到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简而言之,就是把看书和你喜欢、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,赋予它动力,让自己每天都处于这种微小的乐趣和幸福感之中
一旦你在学习这件事上有收获,能够获得快乐,日积月累,获得成就越多,直到某天甚至超过某项娱乐带来的愉悦,这时候就不会再对某项娱乐感兴趣了。
看过一句话:
要想让田里不长草,最好的方式是种上庄稼。要想改掉一个坏习惯,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好习惯来代替。
深以为然。
愿你我都能养成好的习惯,对生命负责,一步步拥抱自己想要的未来。
成长必备
你去年立下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?
是不是还停留在书的第一页呢?
我知道你忙,没时间学习,
但毕竟成长不能落下。
《精读君通识词典》每天发布 1 个概念,
每天花 10 分钟,就能读完。
如果你工作太忙,没空仔细读完一本书,
每天精读一个概念,持续精进更好的自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